管理登录 | 邮箱登录 | 简体版 | 繁體版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
媒体关注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帅和动态 > 媒体关注 > 正文

沈腾主任做客“青年之声”,共谈CP的正确打开方式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6-11-29 12:06:07 人气:142

W020161125312077630939.png

近日,随着《爸爸去哪儿4》网络综艺真人秀的热播,关于节目嘉宾董力和阿拉蕾“蕾力CP”的炒作备受争议。1122日,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沈腾主任做客“青年之声”,与各位专家一道对于该现象进行了专业的分析与解读。

高大帅气的董力和机灵可爱的阿拉蕾(崔雅涵)所组成的“实习父女”无疑成为《爸爸去哪儿4》(以下简称《爸4》)中最大的亮点,两人温暖互动更是引发了无数观众的追捧。然而,随着节目的热播,关于“蕾力父女”的议论走向发生严重偏移,逐渐演变为人们口中所说的“蕾力CP”,更有甚者直呼其为“蕾力夫妇”,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,引起极其不良的社会舆论风气。

对此,有人认为节目做出了错误示范,容易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,而有人却认为质疑纯属上纲上线,迫于压力,1119日,《爸爸去哪儿》官方微博发布名为《爸爸去哪儿第四季:单纯的总是美好的》声明,回应争议。

回应声明实际是推辞 节目组违背法定性和授权性

《爸爸去哪儿第四季:单纯的总是美好的》声明中强调“最单纯的总是最美好的,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总能看到更多光明”、“希望网友更多的是看到萌娃的纯真和奶爸们的父爱”、“杜绝恶意炒作和妖魔化解读”。

但是,此说辞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反驳,被指责没有正面回应问题,将问题归咎于心怀不轨的“网友”和恶意炒作的营销号。“那些人固然不对,但源头不是起于节目制作组么?是你们利用孩子们的童真,让别人有机可乘”、“不要都甩锅给网友,CP是谁炒起的?”、“去看看你之前取的标题和视频封面,都是以CP为噱头的,明明是有意引导的,如今翻脸说是别人内心不纯洁才会这么想”等反驳声纷至沓来。

对此,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、东中西部区域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、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学者黎陆昕指出:“声明中关于阿拉蕾洗澡换衣服由女编导专门完成的说法,实际上是一种推辞。24小时拍摄,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,理性一点说,不会发生侵犯孩子的事情,但如果这体现了理性的话,那它也只是一种工具理性,追求的就是保障所谓的收视率,而整个节目缺失的是价值理性”。

“节目组给出的回应,围绕爱护为中心,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,但是却违背了法定性和授权性。就目前看,对未成年人来说,拥有权力的法定主体只有国家和家庭;而关于授权性,如果父母离异,一方可以授权给另一方抚养孩子,或者国家授权给某些社会组织。但是栏目组目前所做的一切行为,都不符合法定性和授权性。”团中央“青年之声”维权服务联盟副主席、北京市律师协会宣联委主任、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、法学博士沈腾指出。

“屏幕上呈现给观众的故事过程,已经给观众带来了结果的概念,后期节目组再强调实际拍摄过程中的事实是怎样的,都已经没有意义,因为对广大观众来说,他们看到的仅仅是屏幕上所呈现的。”“心之助”女性心理平台创始人、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、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理事赵悦辰说:“节目受众有很多孩子,他们的认知比较浅显,非常容易受到节目影响,所以家长的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”

专家厉声三问节目组 别把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

在节目组宣布新增“实习父子”设置时,人们便对《爸4》充满好奇与质疑;而嘉宾23岁运动员董力和3岁(现已4岁)小女孩阿拉蕾组成临时父女的消息公布后,也曾引起一阵热议,人们对这对“最萌身高差”的“父女”充满期待。

关于“实习父女”的组合,赵悦辰认为:“在女性眼中,当一个帅气的男人对小孩或者小动物特别有爱时,女性会特别容易被打动和吸引,而《爸爸去哪儿》的受众以女性居多,节目中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董力对小女孩阿拉蕾特别有爱的情感,容易打动女性观众,吸引她们喜爱这个节目,从而提高收视率。”

“不能因为大有些人对节目的支持和有收视率,而利用孩子的无知性。我们绝不能看到对孩子不厚道的功利隐患,用孩子的商业行为粉饰着自己靓丽。”沈腾认为,孩子举动让观众产生歧义、担心、揪心的感觉,这种行为的组织方就算不上善意之举,是在利用孩子的无知性。

真人秀节目以其纪实性、冲突性、游戏性特点吸引观众眼球,流行于世界各国,“但是当真人秀节目的演绎对象、表达对象和接收对象更多的是未成年人群体时,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。‘单纯的总是美好的’不假,但是单纯的也是最娇贵的、最容易受到伤害的。”黎陆昕说。

为此,黎陆昕厉声三问《爸爸去哪儿》相关人士,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“成年男性父亲和女性孩童非血源性关系组成的‘临时家庭’及他们的密切接触是否走在法律边缘?节目播出后会带来什么社会反响?这些敏感问题都是社会基本常识,在节目组层层审视的过程中,是否已经考虑到?”黎陆昕首先对节目策划人员提出疑问。

其次,他向节目组或芒果TV法律顾问提出疑问:“节目内容处在法律与道德边缘之间,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问题,在节目审视的过程中,法律顾问是否从专业角度看到节目策划的基本敏感点?节目是否跨越法律边界?播出时法律顾问是否要签字?如果签了字,是否担负相应责任?”

最后,他认为,阿拉蕾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,但是应怎样关注她的成长?在看似没有问题的情况下,该怎样行驶监护人应该担起的责任?假如平时在公园,有一个陌生男子摸孩子的头,监护人可能都会很反感:“这个人想要干什么?”而现在跟一个陌生的、没有血缘关系的“父亲”组成临时家庭,还出现洗头、露出肩膀的情况,对此,监护人却容忍了,这是为什么?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?黎陆昕向孩子监护人提出疑问。

黎陆昕分析说:CP这个概念有着鲜明的社会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色彩,在特定的人群中和特定的维度下来谈论,并无不可。但是,当把一个34岁的未成年人拉进来的时候,这就发生了性质的变化。这个节目的策划初衷或许是好的,但是,从它刻意突出的‘吸睛之处’可以看出,它客观上有一种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味道,对此,主流社会必须有明确的声音回应:NO!

黎陆昕认为,节目播出内容之后的发酵,之所以会有违初衷、引起争议,太值得我们反思,对此,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必须接受教训,并立场坚定地指出:“别让成人利用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。”

 

(转自中国青年网)



标签:

业务领域